了解南纪熊野地质公园

南纪熊野之地的形成

四大板块与日本列岛

地球表面覆盖着数十板块,像拼图般拼在一起。这些板块每年都会移动几厘米,相互碰撞、分离和移动。日本位于四个活动板块交界处:两个大陆板块(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和两个海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在日本,海洋板块正在向大陆板块下方俯冲。也就是说,海洋板块向西向日本移动,并逐渐沉入大陆板块下方。


STEP 17000万~2000万年前:第一大陆——深海时代

在海底,海洋板块在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海洋板块俯冲时,海底的沉积物被推向陆地。最终,这些沉积物附着(增生)到陆地并与之融合,形成了被称为“增生楔”的南纪熊野地的陆地基盘。

STEP 21800万~1500万年前:第二大陆——浅海时代

海底的增生楔被推到更浅的地方,进一步扭曲形成被称为海盆的洼地,陆地沉积物在这里沉积。这些沉积物被称为“前弧海盆沉积物”,比早期的增生楔年轻得多,形成了南纪熊野的第二大陆。

STEP 31500万~1400万年前:第三大陆——强烈火山活动的时代

俯冲作用使地下深处的岩石融化成岩浆。岩浆上升并突破了增生楔和前弧海盆沉积物的地层,喷发到地表并形成大型火山。由这种岩浆形成的陆地被称为“火成岩体”,这是南纪熊野的第三大陆。

STEP 4现在:三种大陆交织的景观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南纪熊野由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形构成,这些地形是由地壳运动、风化和侵蚀形成和塑造,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南纪熊野的多样性魅力景观。

加深认知

南纪熊野地形由板块俯冲形成的三大地质体组成:

  • 增生楔:最初形成于深海底的地层。
  • 海盆沉积物:在浅海底形成的地层。
  • 火成岩体:火山活动期间喷出的岩浆凝固而成的地层。

下面来探究这些地质体的形成过程。

STEP 17000万~2000万年前:增生楔的形成 

形成增生楔的海沟沉积物主要有两种类型:

  1. 沉积在公海的海底,由板块运动带到日本的地层。
  2. 沉积物经风化和侵蚀从陆地输送到海洋,并沉积在靠近陆地的海底。

在这些沉积物中,那些不能与海洋板块一起俯冲到大陆板块下的沉积物在被推向大陆板块时会被刮削并“增生”到陆地侧。因此,该地层被称为“增生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沉积物不断沉积和增生,最终隆起到海平面以上,形成新的陆地。这一进程至今仍在继续。

凤凰褶曲(周参见町)

STEP 21800万~1500万年前:前弧海盆沉积物的形成

与增生楔一样,前弧海盆沉积物也是沉积在海洋中的地层。陆地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和侵蚀分解成沙子和土壤,被河流带到海洋中。沉积在海底增生楔上的盆地中,形成称为“前弧海盆沉积物”的地层。该地层沉积的深度比增生楔形成的地方浅,可以被视为“浅海地层”。该地层最终被增生楔抬升,被板块运动挤压到陆地上,在南纪熊野形成新的陆地。至今海岸外的前弧海盆中仍在形成沉积物。


千叠敷(白滨町)

STEP 31500万~1400万年前:岩体的形成

板块的俯冲导致深层地下地幔和部分深层增生楔融化,形成岩浆室。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浆室不断扩大,压力不断增加,地表出现裂缝。岩浆从这些裂缝中上涌,并在地表喷发。喷发后降低了岩浆室的压力,导致地表坍塌。大量的岩浆和火山灰和浮石等火山碎屑物质喷发并埋没塌陷的地面,这种现象被称为破火山口喷发。最终,喷发的岩浆和火山碎屑物质冷却凝固,形成大型火成岩体。


古座川一枚岩(古座川町)
神仓山琴引岩(新宮市)

STEP 4三个地质体形成的景观

由于纪伊半岛的隆起和侵蚀,地表裸露出的三个地质体。

板块俯冲形成的区域,在暖流黑潮中突出,形成了山海相邻的崎岖地区。

 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创造了温暖潮湿的气候。强降雨和湍急的河流形成了深深的溪谷,平坦地区稀少。在河流沿岸的有限区域内开发出河流阶地等平坦的土地。

纪伊半岛是隆起地形的例子。可以看到以下地貌:

  • 波蚀台:由连续海浪侵蚀形成的沿海岸的平坦岩层,类似于巨大的天然桌台。
  • 海岸阶地:多次大地震导致隆起的波蚀台形成的高地,从侧面看类似台阶形状。

但是,也有以前的陆地已经沉入海面下的“淹没地貌”的例子:

  • 淹没谷:曾经在海面上,但后来被淹没的山谷,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悬崖和风景。
  • 多岛海域:起伏的地形被淹没,以前的山峰变为一系列岛屿。

IODP(国际深海掘削计划) 目前正在纪伊半岛附近的熊野滩使用地球深部探测船“地球号”进行调查。这项调查将查明目前正在形成的增生楔的构造,以及俯冲带的板块运动。这项调查有助于详细查明增生楔的形成机制,并了解板块俯冲带的大规模地震。还在陆地上对南纪熊野的巨大前弧盆地沉积物研究砾岩构造。获得的信息将对水下甲烷水合物勘探很有价值。